現在全英超過一半人口已經完成第一針疫苗,除了必要的行業,包括超級市場外,很多業務都是在家工作,所有餐廳只可做外賣生意,大街小巷都有點十室九空的感覺,幸好學生已經回復正常返學。在街上常常看到學生們的蹤影,才感覺到城市還有些少生氣。
由四月十二日開始英國放寬封城措施,進入第二階段。所有店舖可以重開業務;包括商場、髪型店、美容院、健身室、圖書館等。此外;餐廳及酒吧的戶外餐座可以營業,政府亦鼓勵英國人在境內旅遊促進經濟,大家當然非常期待。
「大衞叔叔,你哋點睇未來的發展機會?」
依條問題不易答;其實很多英國人都反思疫情對他們的未來生活的影響,我哋幾個老友上星期舉行六人戶外火窩兼韓燒派對,發牙痕有下列見解:
疫情下,英國樓價不跌反升,一方面係英國樓市在全球比較下未係好貴,英國人也知道香港人移民潮來勢洶洶,醒目的知道未來置業需求大,買嚟投資及出租回報,比疫情下在英投資生意更穩陣。
有關醫療、營養健康及衞生用品業務的需求增大,防疫及接種疫苗可能成為每年必做事項,英國人對清潔及防疫的要求也高咗,大家不妨看看有冇商機。

疫情下英國人試過差不多整年在家工作,非常喜愛,現在民粹力量,打工仔團結,覺得在家工作既可以照顧家人,工作效率又唔下降 (當然老板未必這樣想),一股力量正希望將在家工作恆常化,辦公室及寫字樓的租務市場預期會疲弱。
同樣;個個在家工作;冇乜必要唔出街,零售商店、餐廳及商場都要想想,轉轉銷售模式,網上購物平台將更受歡迎。

家已經將工作及生活結合,一房單位完租約後,冇必要再住近辦公地方;年輕人都喜歡搬遠少少;有小孩的家庭更加不在話下,由城市小屋搬往近郊大屋,廣大生活空間是王道,養番隻名種小貓小狗令家更充滿溫馨活力,大家追求親近大自然,附近有得行行山,跑跑步,釣釣魚……
執筆當天,英國政府推出歡迎港人計劃,出資4.6 億港元協助BNO英籍香港人融入英國生活,如此隆重宣布,實屬少有,背後是一錘定音,由政府上下官員帶領英國人民接納及認同港人的英籍身份。英國首相約翰遜才剛不久前接見四個新移居香港家庭,政治公關招數層出不窮,未來發展大家就拭目以待。

原文章刊登於【英倫的天空@iM網欄】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928095/%E3%80%90%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iM%E7%B6%B2%E6%AC%84%E3%80%91%E6%9C%89%E6%9C%9B%E6%88%90%E6%AD%90%E6%B4%B2%E6%9C%80%E5%BF%AB%E5%BE%A9%E7%94%A6%E5%9C%8B%20%E7%96%AB%E6%83%85%E5%BE%8C%E8%8B%B1%E5%9C%8B%E4%BA%BA%E6%96%B0%E6%80%9D%E7%B6%AD?mtc=40001&srkw=iMoney%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