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英國學生簽證知多少

往英國升學,一步一步走過來,選好學校,獲得取錄,最後的步驟就是申領學生簽證。辦簽證可以找升學顧問代辦,有些學校更聘請移民公司的簽證專家幫忙,同學亦可自行申請。但無論是親自辦理還是委託他人,家長和同學都應該多了解英國學生簽證的申請程序,備妥相關資料,小心核對文件,輕鬆完成簽證,踏上康莊學途。 很多同學以為收到學校 OFFER 就可以申請學生簽證,但英國移民局只接受開課前 3 個月的簽證辦理。學生需在英國移民局網站填寫申請表格,約見簽證官遞交資料,並且於網上以信用卡支付下列費用,一般 3 週內可接獲批核通知。 學生簽證費:HKD 3819 (兩年的 GCSE/ A-LEVEL 課程) 優先處理簽證服務:港幣 2,225 元 (適用於需要特快簽程的同學們) 醫療附加費 (NHS):每年約 350 英鎊   由 2015 年起,英國政府向修讀為期六個月以上課程的學生,收取醫療附加費,以維持英國國民保健服務。申請人須於申請簽證時繳付簽證有效期內的醫療附加費。申請英國學生簽證所需要的文件,一覽如下 : 1)學生本人的有效護照,裏面必須至少要有一頁雙面都是空白的頁面,供印批簽証之用。舊護照(如有),同學亦要申報以前有否去過英國,旅遊的詳情。 2)兩張彩色護照照片,底色需為淺灰色或白色。 3)錄取確認書(CAS):申請學校成功後,校方會在開學三個月前發出 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以作簽證之用。 4)指定醫療機構簽發的肺結核驗身報告。 5)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同意書,父母身份證明(身份證/護照)。當中須申明:關係證明(出世紙、領養證件或法院簽發的監護文件)。監護人須明確表明並具名,同意你的申請和在英國的生活安排。 6)銀行存款證明。 由於香港屬低風險城市,持有香港特區護照的學生不需要遞交,但仍需備妥以應抽查。用來申請學生簽證的存款金額是 1 年學費+9 個月的生活費。如果學費已繳清,則只需存 9 個月的生活費。按照英國移民局的規定,倫敦地區 1 個月的生活費約為£1,265, 9 個月合共£11,385。外倫敦區 1 個月的生活費約為£1, 015,9 個月就是£9,135。 這筆金額需在遞交申請日期前存滿至少 28 天,然後再去銀行開具款証明。存款証明開出後 …

英國學生簽證知多少 Read More »

英國BNO 平權懶人包│大衞叔叔

近日,有很多家長因應英國最新公布,向我們致電查詢有關BNO的資訊,綜合所有家長的問題,我在此一一解答。 問題1: BNO 持有人可否攜帶家屬到英國? 可以,但只限於直系家屬 (dependent),包括: 1.伴侶:已婚,或者能夠證明已同居兩年或以 2.小孩:18歲或以下 (18 歲以上也有機會以家庭團聚身份過去) 3.父母,但須證明他們長期依靠你照顧   問題2: 孩子有沒有免費教學? 18歲或以下可以享有免費教育(政府公立學校);如入讀大學亦有機會減費。   問題3:英國學校如何分類? 可以分為私立及政府官立學校。當中,私立可細分為日間或寄宿學校,而政府官立學校則能夠分為State School 及Grammar School。 公立學校一般需有住戶證明入讀。而全英亦有約二十多間英國公立寄宿學校。   問題4:私校同官立學校學費大約幾錢? 私校的學費日校約每年15萬港元,連寄宿則為每年30萬至40萬港元不等。相反,State School 及Grammar School 則由英國政府資助,所以能夠近乎免費,但家長仍需要支付雜費。而官立寄宿學校費用約15萬港元一年。   問題5: 英國生活費大約多少? 英國的生活指數與香港相若,其住房較便宜,惟外出用餐較昂貴。年輕人可以選擇合租單位,譬如四人共租一個兩房單位,每人需付約4000港元月租。 至於四人家庭同移居英國,視乎地區,一般能以2萬港元月租租住房屋。四人家庭每年連租屋則需要約40萬港元開支。倘願意到近郊地區或城市如伯明翰、利物浦以至曼徹斯特居住,生活費和租金將更為便宜。   問題6:申請入籍每年最少需要逗留在英國多久? 最少估計每年要逗留超過185日。   問題7:幾時可以正式入籍? 申請人士到英國,先會獲發BR card,即英國的身分證。居住五年後(最少估計每年要逗留超過185日),便可申請settlement,而一年之後可以申請入籍永居。   問題8:有沒有入息要求? 估計會要求申請人有合理儲蓄存款,政府希望申請人及家屬能自給自足,無需政府資助。   問題9:可否享有NHS政府醫療? 可以,NHS對未入籍之居英人士,每年需收取£400,包括普通科,物理治療,甚至手術費用,但藥物費用需要自付。   以下為英國政府内政部公布之新聞發言,我們將密切留意並陸續發佈最新消息。 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uk-to-extend-residence-rights-for-british-nationals-overseas-citizens-in-hong-kong   原文章刊登於Oh!爸媽- 大衛叔叔的博客 https://www.ohpama.com/568451/%E6%B5%B7%E5%A4%96%E5%8D%87%E5%AD%B8/%E8%8B%B1%E5%9C%8B/%E7%94%9F%E6%B4%BB%E8%B2%BB%E5%B9%BE%E5%A4%9A-%E5%AE%98%E7%AB%8B%E5%AD%B8%E8%B2%BB%E5%B9%BE%E5%A4%9A-%E8%8B%B1%E5%9C%8Bbno-%E5%B9%B3%E6%AC%8A%E6%87%B6%E4%BA%BA%E5%8C%85%E2%94%82%E5%A4%A7%E8%A1%9E/

放暑假啦 ! 英國回港最新安排 家長及學生一看即明 | 大衛叔叔

就嚟暑假啦!英國的香港大學生及寄宿生都會於六至七月陸續返港。家長都問起我們應該怎樣安排,這裏一次過為大家講解清楚。 第一步、當然是要確定回港機票;幾間航空公司都因應香港學生回港;陸續加了很多班航機了。 第二步,香港政府要求英國回港人士在指定嘅酒店隔離 21 日;然後再自我監察 7日;我們附上所有<指定酒店的資料指定檢疫酒店名單: 第四輪 (有效期至2021年8月31日)> 及聯絡電話、一般價錢由每日約400至800港元左右。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pdf/designated-hotel-list-v4_tc.pdf 酒店確認單要清楚填寫正確日期,入住學生姓名要同護照證件一樣,及附有價錢的收據,以確保完全付款。記得要有英文收據,方便外藉人員確認。 第三步;航空公司一般要求在登機72 小時內有符合要求嘅covid test 測試;家長可以聯絡寄宿學校安排合資格的診所處理測試;緊記測試證明必須清楚列明學生護照名字,最好有學生的護照號碼。 如果學校未能安排;不用擔心,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出機場做測試;記得必須預早在網上登記,我們亦將倫敦希思路機場的測試中心登記網站放喺下面;click 入去就見到啦! https://www.collinsongroup.com/en/covid-19-testing/test-information https://covidtesting.collinsonassistance.com/s/login/SelfRegister 要click 「LAMP 」測試先係符合香港入境要求;如果在機場做測試;不收取現金,必須用信用卡支付約85鎊嘅費用,18 歲以下的學生要有成人陪同。因為等測試報告結果一般都要等一至兩小時。所以安全起見,要預早三至四小時到機場啊! 有齊機票,酒店收據;測試報告;最後就click依條link, 填好入境健康同埋檢疫申報表;有齊四樣文件;就可以到機場航空公司辦理登機手續了。 https://www.chp.gov.hk/hdf/ 清楚明白!相信不會難到各位醒目的學生,祝大家一切順利;開開心心返香港啦!香港見!   原文章刊登於Oh!爸媽- 大衛叔叔的博客 https://www.ohpama.com/651915/%E6%B5%B7%E5%A4%96%E5%8D%87%E5%AD%B8/%E8%8B%B1%E5%9C%8B/%e8%8b%b1%e5%9c%8b%e5%8d%87%e5%ad%b8-%e6%94%be%e6%9a%91%e5%81%87%e5%95%a6-%e8%8b%b1%e5%9c%8b%e5%9b%9e%e6%b8%af%e6%9c%80%e6%96%b0%e5%ae%89%e6%8e%92-%e5%ae%b6%e9%95%b7%e5%8f%8a%e5%ad%b8%e7%94%9f/

英國買樓要注意— 英國物業業權大不同

最近,英國四間著名地產發展商竟然捲入監管機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ompetitive and Markets Authority)調查,涉嫌誤導性出售租賃業權(Leasehold),因此地產商有可能面對巨額賠款甚至是法律責任。此舉令英國地產界及普羅業主為之關注。近期,不少香港人都開始留意及追捧英國樓盤,但隔山買牛,當然要小心謹慎。 客人經常問:「大衛叔叔,究竟英國買樓要注意乜嘢陷阱?」 我回答說:「我們先了解一下英國的兩種業權:永久業權(Freehold)和租賃業權(Leasehold)的分別。前者即買家同時擁有物業和地權,因此購買物業後無需繳交地租。同時,所擁有物業,包括物業所佔有的土地、物業內外牆裝修均由業主自行負責。轉售時,Freeholder可以選擇同時賣出物業及地權,那麼買家就會成為取而代之的 Freeholder;但亦有可能是 Freeholder 只賣物業而不賣地權。」 只擁有物業但沒有地權的買家則稱之為 Leaseholder。Leaseholder 需向 Freeholder 租賃物業的用地。租約有長有短,較為常見的有125年或999年,但亦有數十年甚至是十數年。買新樓的朋友也要注意,因為新樓大多以 Leasehold 形式出售。Leaseholder 購買物業之後,需要定期向地主繳交費用,包括公家設施的保養費、管理費、保險費和地租,至於費用多少、包括甚麼服務,就按買賣合約而定,但條款大多是賣方主導的。此外,Freeholder 也 有機會出售地權給機構投資者,故此就算之前訂立的條件也有風險被更改。 所謂小數怕長計,指的就是可能要定期繳交高昂的費用,不單如此,也有很多業主入住後卻發現 Freeholder 錢就照收,卻不提供什麼服務。有些比較極端的例子甚至是外牆維修會不批准,甚至不准飼養寵物。2019年的 Annual Homeowner Success 調查發現,超過五分一人不滿意 Leaseholder 的維修及管理;超過四分一人認為 Leaseholder 濫收費用。 究竟要如何確保合約對買賣雙方公平?建議購買物業切忌草草簽約,必須要詳細閱讀買賣或租約條款。有時候香港的買家因異地交易而未能完全理解條款,因此聘請專業獨立物業顧問或律師提供指引及法律意見,處理買賣細則是不可或缺的,免出任何差池。 原文章刊登於【英倫的天空@iM網欄】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751665/%E3%80%90%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iM%E7%B6%B2%E6%AC%84%E3%80%91%E8%8B%B1%E5%9C%8B%E8%B2%B7%E6%A8%93%E8%A6%81%E6%B3%A8%E6%84%8F%E2%80%94%20%E8%8B%B1%E5%9C%8B%E7%89%A9%E6%A5%AD%E6%A5%AD%E6%AC%8A%E5%A4%A7%E4%B8%8D%E5%90%8C?mtc=40001&srkw=iMoney%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

四代同堂 用 BNO 移英

英國9月開學,10月已經爆發第二波疫情,最近更刷新單日二萬宗確診個案的記錄,情況令人憂慮。盡管如此,英國一路話會儘快推出疫苗應急,希望不久將來能夠戰勝疫情。同時,仍然有不少家長查詢申請 BNO 移英事宜,希望為子女計劃康莊未來。 常常有家長問:「大衛叔叔,可不可以前後腳移民——太太帶大仔同細女落腳讀書先,我就做太空人,留在香港搵錢,幾年後全家移民去英國?」如果有咁理想,當然皆大歡喜,可惜條款不是由我訂。英國內政部近期連番修改 BNO 條款,大家不妨重溫下。 8月3日,內政部更新簽證部分條款,所有簽證以家庭為單位,BNO 的合資格持有人和連同家人需要在 BNO 簽證生效時一同入境英國。換言之,5+1 方案,必須一家大細一齊留在英國度過五年,五年間,每位家庭成員如需每年離開英國,亦不可離境多於 180 天。加入此條款確實是用心良苦。為香港人提供 BNO 簽證原意在於為香港家庭提供多一條出路,讓這一代甚至是下一代香港家庭有多一個生活環境的選擇。 但以香港人的精打細算,機靈敏銳,安排母親負責異地照顧子女,父親留港公幹搵真銀,確實會發生。但除了皆大歡喜的結局外,更多的可能是聚少離多的童年回憶,甚至乎是導致破碎家庭的導火線。英國政府絕對不想背此黑鑊,就是不想鼓勵港人為爭取英國居留權而減少家庭相聚的機會才加入新條款。因此大家考慮移民英國前要三思。 除此之外,內政部亦於9月22日再次更新條款。除了 1997 年前出生的香港居民可申請 BNO 簽證外,BNO 申請人可攜同 1997 年後出生的子女,以及子女的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申請BNO簽證。假設一對持有BNO簽證資格的夫婦,連同自己父母、兒子、新抱同孫仔孫女,也可四代同堂一齊走得。此條款令英國移民律師一地眼鏡,移民政策竟然可以如此寬鬆,前所未見。此舉難免令英國當地擔心大量香港人湧入英國對教育、公共醫療等社福資源造成壓力。若大家考慮移居英國,確實要以香港人一貫的克勤克己、勤奮精神,好好融入英國文化之餘,也要讓當地人對我們刮目相看。   原文章刊登於【英倫的天空@iM網欄】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841742/%E3%80%90%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iM%E7%B6%B2%E6%AC%84%E3%80%91Bristol%20%E5%B8%83%E9%87%8C%E6%96%AF%E6%89%98%20-%20%E5%AD%B8%E8%A1%93%E8%88%87%E5%B0%88%E6%A5%AD%E4%B8%A6%E9%A6%B3%20%E5%AF%A6%E5%8A%9B%E4%B9%8B%E9%81%B8?mtc=20027  

疫情又至民怨聲載道 英國封城記

隨住英國爆發第二波疫情, 首相約翰遜公佈再一次封城,為期一個月。有傳約翰遜都做到意氣闌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新官上任就要處理脫歐,仍未達成廣泛共識就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甚至自己染埋病,險些賠上性命。自本年三月底首次封城,對於「限聚令」英國國民怨聲載道,歐洲經濟亦陷入困境。但暑假過後,市民亦將疫情拋諸腦後,現在英國疫情恐變成風土病,惟有再一次實施限聚,無疑是權宜之計。 十一月五日起,餐廳及酒吧禁止堂食、娛樂設施關閉,亦不能與家庭成員以外人士共處一室。外出的話,只可以與一位朋友同行。計劃暫定為期至十二月二日。但是工作及上學可照常運作。 對於英國疫情九月再一次爆發,地理位置上與歐洲的緊密聯繫算是成因之一。我有位英國朋友,已經在英國生活超過三十年,剛回流香港從事金融工作。大家談起抗疫,分享了不少對於英國抗疫的看法。 英國政府對國民的照顧充份完備。為保就業,政府曾動用公帑支付勞工八成薪水,新的封城亦再將薪金津貼計劃延長,以減輕大小企業的經濟負擔。雖然國民的收入比慣常收入少收兩成,但政府亦要求僱主容許員工在家休假,意即不用工作便可收取八成人工,很多國民甚至覺得有疫情也不是壞事,也許亦是不少香港打工仔的夢想吧。 英國本土文化亦令抗疫增添不少難度。相對於香港人,英國的娛樂則沒我們多樣化。英國人普偏喜歡三五知己去酒吧,斟滿大杯啤酒,一尊還酹江月,暢談天南地北。這種吹水文化營造出一個又一個密集多人的環境,促使病毒蘊藏傳播,令疫症一發不可收拾。 英國人對口罩的抗拒亦根深蒂固。先是死不戴罩,甚至嘲笑戴口罩的人。隨著疫情惡化,則必須戴上口罩。儘管如此,他們的防疫意識遠不及香港人-他們會把用完的口罩隨處放,甚至會重用口罩,一個口罩用幾日。更離譜的是,很多年青人甚至舉辦 Corona Party,一大班確診者聚集一堂。 再一次封城除了希望減低國民感染風險外,亦藉此機會改變一下國民過於輕視疫情的文化。希望英國不久將來研發及推出有效抵抗新冠肺炎疫苗,便可恢復正常生活,以減低疫情對國家人民及經濟影響。   原文章刊登於【英倫的天空@iM網欄】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796814/%E3%80%90%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iM%E7%B6%B2%E6%AC%84%E3%80%91%E7%96%AB%E6%83%85%E5%8F%88%E8%87%B3%E6%B0%91%E6%80%A8%E8%81%B2%E8%BC%89%E9%81%93%20%E8%8B%B1%E5%9C%8B%E5%B0%81%E5%9F%8E%E8%A8%98?mtc=40001&srkw=iMoney%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

英國疫情缓和 梅根趁你病攞你命

英國這幾天有不少利好消息,英鎊現在回穩,節節上升,三分之一國民成功打了疫苗,感染人數及死亡人數大幅回落,剛剛又開始中小學學生回校上課,大家相信英國是歐洲最快復甦的國家。有如幫約翰遜內閣打下強心針。   英國皇室卻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國家因疫情已經五勞七傷,連皇夫菲臘親王在院留醫,乖孫哈里竟然同梅根兩個一唱一和,唱衰皇室,此訪問絕對是精心策劃的一場公關蘇,有如公告全球,向白金漢宮發射重量級炸彈。梅根攻略上演,戲碼係種族歧視,精神創傷加被迫害,目的就是妖魔化皇室。我估英女皇都要講返句「好孫不如好孫新抱」了。   利字當頭,梅根的如意算盤係手上的皇室血脈,宣傳長賣長有,明顯又要名銜、又要話事、又要錢。情況就如公司的同事突然遠走他鄉,然後問番你點解唔繼續出糧分紅,真係好人都俾佢激壞。今次要看皇室的公關高手如何救駕。 「大衞叔叔,梅根自毁形象,唱衰家人冇運行,佢真係以為自己係戴妃受萬人愛戴咩!」   梅根實在有風駛盡艃,反而哈利身為皇室成員,自貶身份,沒有好好保護皇室名聲,令一衆英國皇室擁䕶者大失所望,恨鋼不成鐡。 英女皇踏入95 歲高齡,係最長壽的皇者,身經百戰,一封61字回應函字字珠璣,還有英式幽默。可以說是完勝。不過皇室瓷器又點同廟街缸瓦鬥呢?最後可能都係上演一幕表面同歡唱、齊慶賀的戲碼,給梅根一筆可觀的掩口費。如果哈里還有正常的邏輯思維,娶妻如此,想起被玩弄成搖錢樹,痴情漢為妻遠走美國定居,現在成全球小丑馬戲,哈里才是最大的輸家。 連英國名嘴摩根也看不過眼,指責梅根屈得就屈、大話連篇。竟為收到投訴就一怒辭職ITV, 連累我早上冇得再看摩根做節目。     原文章刊登於【英倫的天空@iM網欄】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901643/%E3%80%90%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iM%E7%B6%B2%E6%AC%84%E3%80%91%E8%8B%B1%E5%9C%8B%E7%96%AB%E6%83%85%E7%BC%93%E5%92%8C%20%E6%A2%85%E6%A0%B9%E8%B6%81%E4%BD%A0%E7%97%85%E6%94%9E%E4%BD%A0%E5%91%BD?mtc=40001&srkw=iMoney%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

內涵才是最實際 從英國批到廚餘及異形蔬菜

英國政府將於四月遂步開放餐廳酒吧戶外堂食,趁著英國天氣還是有點冷,不如介紹下英國傳統常見嘅英式批,一想到批,大家會聯想起熱辣辣有酥皮的甜批或鹹批,大家又知唔知英國Cottage Pie的由來?很多人以為Cottage Pie同Shepherd Pie一樣,外貌亦很相似,那有什麼分別?其實主要是選用牛肉或羊肉,其他大致上差不多,使用肉汁及蔬菜調味。 而Cottage Pie 就以牛肉作批的主要肉類,用薯蓉蓋面,然後拿去烘焗。 Cottage Pie的出現源於18世紀,當時薯仔引入英國時,價錢比較便宜,對住在農舍的平民來說是一樣非常飽肚啲食材。然而牛肉是奢侈品,可能一星期只可以吃一次。但是做批就是將些菜頭菜尾,肉碎攪拌在一起食用,而且老少咸宜。 英國剛剛封城一週年,大家很多生活習慣也在改變,包括少去泡吧,居家工作,乖乖在家學做廚神,變哂做住家男人。 封城期間,物資要慳的用,精明主婦會使用 Sunday Roast 餘下來的肉來做 Cottage Pie,既環保又減少廚餘。事實上廚餘這個議題在英國都很受關注,浪費食物已經成為全球要面對的危機。英國估計每年有200萬噸被浪費的食物是還可以食用,足夠提供13億份飯菜,或是英國6000萬人口一星期的食用量。The Guradian 曾經有報道指薯仔竟是當中最常被浪費的蔬菜。 不得不知,作為先進國家之一,原來全英國竟有840萬人遭受飢餓困擾,這等於整個倫敦的人口。 除了珍惜食物外,支持本土農作這個概念其實也應該大大宣傳,對保護環境也有幫助,很多英國學校也有教育學生,支持本地農作物,減少購買入口食材。朋友曾經介紹過一個很有趣的網店給我購買時令蔬菜。此網店主要以低價售出我們認為不漂亮的蔬菜。它們只是看來殘缺、不夠健康強壯,其實營養價值也是一樣。購買這些『異形』蔬菜不單止減少食物浪費,價錢又平宜些。除了人不可以貌相,原來食物也是一樣呢!表面上看不重要,內涵才是最實際。 原文章刊登於【英倫的天空@iM網欄】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917671/%E3%80%90%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iM%E7%B6%B2%E6%AC%84%E3%80%91%E5%85%A7%E6%B6%B5%E6%89%8D%E6%98%AF%E6%9C%80%E5%AF%A6%E9%9A%9B%20%E5%BE%9E%E8%8B%B1%E5%9C%8B%E6%89%B9%E5%88%B0%E5%BB%9A%E9%A4%98%E5%8F%8A%E7%95%B0%E5%BD%A2%E8%94%AC%E8%8F%9C

有望成歐洲最快復甦國 疫情後英國人新思維

現在全英超過一半人口已經完成第一針疫苗,除了必要的行業,包括超級市場外,很多業務都是在家工作,所有餐廳只可做外賣生意,大街小巷都有點十室九空的感覺,幸好學生已經回復正常返學。在街上常常看到學生們的蹤影,才感覺到城市還有些少生氣。   由四月十二日開始英國放寬封城措施,進入第二階段。所有店舖可以重開業務;包括商場、髪型店、美容院、健身室、圖書館等。此外;餐廳及酒吧的戶外餐座可以營業,政府亦鼓勵英國人在境內旅遊促進經濟,大家當然非常期待。   「大衞叔叔,你哋點睇未來的發展機會?」   依條問題不易答;其實很多英國人都反思疫情對他們的未來生活的影響,我哋幾個老友上星期舉行六人戶外火窩兼韓燒派對,發牙痕有下列見解:   疫情下,英國樓價不跌反升,一方面係英國樓市在全球比較下未係好貴,英國人也知道香港人移民潮來勢洶洶,醒目的知道未來置業需求大,買嚟投資及出租回報,比疫情下在英投資生意更穩陣。   有關醫療、營養健康及衞生用品業務的需求增大,防疫及接種疫苗可能成為每年必做事項,英國人對清潔及防疫的要求也高咗,大家不妨看看有冇商機。 疫情下英國人試過差不多整年在家工作,非常喜愛,現在民粹力量,打工仔團結,覺得在家工作既可以照顧家人,工作效率又唔下降 (當然老板未必這樣想),一股力量正希望將在家工作恆常化,辦公室及寫字樓的租務市場預期會疲弱。   同樣;個個在家工作;冇乜必要唔出街,零售商店、餐廳及商場都要想想,轉轉銷售模式,網上購物平台將更受歡迎。 家已經將工作及生活結合,一房單位完租約後,冇必要再住近辦公地方;年輕人都喜歡搬遠少少;有小孩的家庭更加不在話下,由城市小屋搬往近郊大屋,廣大生活空間是王道,養番隻名種小貓小狗令家更充滿溫馨活力,大家追求親近大自然,附近有得行行山,跑跑步,釣釣魚……   執筆當天,英國政府推出歡迎港人計劃,出資4.6 億港元協助BNO英籍香港人融入英國生活,如此隆重宣布,實屬少有,背後是一錘定音,由政府上下官員帶領英國人民接納及認同港人的英籍身份。英國首相約翰遜才剛不久前接見四個新移居香港家庭,政治公關招數層出不窮,未來發展大家就拭目以待。     原文章刊登於【英倫的天空@iM網欄】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928095/%E3%80%90%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iM%E7%B6%B2%E6%AC%84%E3%80%91%E6%9C%89%E6%9C%9B%E6%88%90%E6%AD%90%E6%B4%B2%E6%9C%80%E5%BF%AB%E5%BE%A9%E7%94%A6%E5%9C%8B%20%E7%96%AB%E6%83%85%E5%BE%8C%E8%8B%B1%E5%9C%8B%E4%BA%BA%E6%96%B0%E6%80%9D%E7%B6%AD?mtc=40001&srkw=iMoney%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

英國稅務多 和您解構市政稅

  英國稅務多而密,有如魚網將你一網打盡。很多香港朋友來英定居要有心理準備。除了入息稅可高達四成,銷售稅可高達兩成,當然很多港人透過BNO初來報到,未必立刻投入工作;暫時避免入息稅;但一有地址就要開始俾市政稅、即Council Tax 。所以今日就會同大家講吓英國嘅Council tax 究竟係咩。   係英國,政府管理大事項大方向,地區工作就下放給所屬的市政局;即是council 做,每一個區每一個城鎮都有自己嘅council ,全英有多達333個council ,英國首都倫敦已經有32個唔同市政區borough councils 。   每一個市政區都會向區內所有物業單位收取市政稅 council tax ,收取的費用就會用來維持當區的公共設施及持續發展,包括公立學校營運資金,道路及街燈維修,垃圾清理,古舊建築物維修等等。   無論是租樓或買樓都需要付市政稅嘅,如果多過一個人住喺同一個物業,一般會用業主名稱或是簽租約的用戶去負責交市政稅。此外,外交官員,精神病人士,同18歲以下小朋友或者全職學生可以豁免。   學生豁免手續費好簡單、向所屬council出示有效學生證明文件就可以了。     「大衞叔叔,如果我地一家四口,我有兩位小孩,那麼是否跟人數減半?」   不是,家長依然要給予全數費用,除非整間屋都是孩子住就不用付市政稅,不過此情況應該很罕有吧!   有好多本地人都唔知道,市政稅都會有折扣的,例如如果你是獨居,就可以申請一個75折找數,如果你係投資一個物業,而物業等緊放租暫時係空置嘅,就可以同申請半價折扣。但英國不同市政區有時程度有差異;最安全向所屬的市政區查詢。   每個市政區都各自有收費表;但大原則是跟據不同級別收費,由band A至到band H,band A嘅收費就會係最平,band H 就係最貴,由低至高有八個等級。稅收一般會根據你嘅房屋價值、地段、能源消耗量再計出council tax 嘅金額。所以一般來講呢分層單位的市政費就會比獨立屋平。由band A每年 數百鎊至band H 可達幾千鎊不等,用地址就可以向自己所屬的市政區查詢費用。   市政稅收據是英國最有力嘅地址證明,去銀行申請戶口,車牌或是幫小朋友報讀官立學校必備;有如戶籍一樣。有時間,也可詳細參閲所屬政市區的網站;會有當區很多有用資訊。       原文章刊登於【英倫的天空@iM網欄】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035805/%E3%80%90%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iM%E7%B6%B2%E6%AC%84%E3%80%91%E8%8B%B1%E5%9C%8B%E7%A8%85%E5%8B%99%E5%A4%9A%20%E5%92%8C%E6%82%A8%E8%A7%A3%E6%A7%8B%E5%B8%82%E6%94%BF%E7%A8%85?mtc=40001&srkw=iMoney%E8%8B%B1%E5%80%AB%E7%9A%84%E5%A4%A9%E7%A9%BA